持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先後有30多個國家地區和15億人口卷入,860萬軍人和650萬平民死亡,歐洲的大部分文明成果和整整一代人類精英損失殆盡。在此次戰爭中,交戰雙方都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和裝備,其中很多被實踐證明是極有價值的,軍用頭盔正是其中之一,它曾從死神手中拯救出無數生命,並自此成為現代單兵裝具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最早出現的現代軍用頭盔—1915年定型的法國亞德裏安頭盔
最早出現的現代軍用頭盔—1915年定型的法國亞德裏安頭盔
一戰中深溝壁壘的塹壕戰,使得頭部成為士兵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在這種上部敞開的工事中,如果士兵未戴鋼盔,炮彈彈片是對他生命的最大威脅。
M1915型亞德裏安頭盔的內部結構。這種看似簡單的懸挂裝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外來衝擊力量直接作用于人體頭頸部位。圖中可以看出該盔有明顯的前後沿。
1914年的法國龍騎兵。身著醒目的藍色上衣和紅色褲子,戴著帶有頭冠、飾帶和馬鬃毛的老式金屬頭盔。而到了1916年,法國步兵已經換裝了卡其色和藍灰色的保護色軍服,頭盔也改為M1915型。
德國在一戰中裝備使用的三種鋼盔,從上至下分別為M16、M17和M18。
在戰壕中等待出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頭戴M1917型鋼盔,它與英軍MK-1型鋼盔幾乎沒有區別。
頭戴MK-1型“農夫盔”的英軍躍出戰壕發起衝鋒。
帶有不同迷彩的德國M16型鋼盔。這些迷彩都是前線的士兵自行加上的
一戰的影響使得一些非參戰國也開始研制自己的頭盔。圖為瑞士研制的M1918型鋼盔。
一戰的考驗確立了頭盔的地位,它和重炮、坦克一樣,已經成為現代化軍隊的一種標志。即使是當時未研制或裝備鋼盔的國家,也先後開始涉足這一領域。日本在總結了歐洲戰場的經驗後,先後倣制出18式等若幹種鋼盔,這些產品都是歐式頭盔的倣制改進產品,最後研制出符合亞洲人頭型的90式鋼盔,後者則是二戰中日軍的主力頭盔。而處于軍閥割據狀態的中國情況要復雜一些,各方勢力通過自己的代理人分別從不同國家進口包括頭盔在內的各種裝備,加上外國軍隊在國內的遺存,因此除了德國M16型頭盔外,英、法、比式頭盔都在中國有大量使用,其中有些一直使用到全國解放為止。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近現代戰爭的分水嶺 單兵個人裝具在這場戰爭中的變化 恰恰顯現了這種從“精神致勝論”到“實用論”的進化過程 在這方面 法國人走在了前面 他們第一個將鮮艷醒目的19世紀軍服換成了保護色 同時率先發明和採用了實用化的鋼盔 或許後來者都應該銘記他們的貢獻 因為時至今日 雖然材料工藝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但頭盔等單兵個人裝具的設計思路仍需要遵循那個時代所確定的基本原則 有意思吧~當然這只是鋼盔演化的一小部份
一戰的考驗確立了頭盔的地位,它和重炮、坦克一樣,已經成為現代化軍隊的一種標志。即使是當時未研制或裝備鋼盔的國家,也先後開始涉足這一領域。日本在總結了歐洲戰場的經驗後,先後倣制出18式等若幹種鋼盔,這些產品都是歐式頭盔的倣制改進產品,最後研制出符合亞洲人頭型的90式鋼盔,後者則是二戰中日軍的主力頭盔。而處于軍閥割據狀態的中國情況要復雜一些,各方勢力通過自己的代理人分別從不同國家進口包括頭盔在內的各種裝備,加上外國軍隊在國內的遺存,因此除了德國M16型頭盔外,英、法、比式頭盔都在中國有大量使用,其中有些一直使用到全國解放為止。
-------------------------------------------------------------------------------------------------------------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近現代戰爭的分水嶺 單兵個人裝具在這場戰爭中的變化 恰恰顯現了這種從“精神致勝論”到“實用論”的進化過程 在這方面 法國人走在了前面 他們第一個將鮮艷醒目的19世紀軍服換成了保護色 同時率先發明和採用了實用化的鋼盔 或許後來者都應該銘記他們的貢獻 因為時至今日 雖然材料工藝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但頭盔等單兵個人裝具的設計思路仍需要遵循那個時代所確定的基本原則 有意思吧~當然這只是鋼盔演化的一小部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