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戰爭培育的巨獸 B4型榴彈炮

1945年4月28日,蘇德柏林巷戰已到最後關頭,堅守蘭德維爾橋頭堡的德國擲彈兵仍不肯放棄抵抗,蘇軍勸降的傳單也被他們拿來卷煙。突然,有人從炮隊鏡中發現河對岸一些異動,和自己對射半天的蘇軍坦克紛紛後撤,幾十個龐然大物在拖拉機和坦克搶救車前拉後推下一字排開。

“大家趕快離開!快!”見識過這種“怪物”的老兵發出驚呼,陣地上一片混亂,即便是黨衛隊督戰官也難以制止。很快,這些“怪物”終于印證了德國老兵的不祥預感,熾烈的火舌瞬間將蘭德維爾橋頭堡吞沒……創造這一戰績的正是被德國士兵稱為“斯大林之錘”的B-4榴彈炮。

必須愛惜的“龐然大物”
1926年5月17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和炮兵總局召開擴大會議,批準了紅軍現役火炮改造計劃,會議還決定為紅軍研制口徑為203毫米的攻堅火炮。來自彼爾姆兵工廠的弗‧費‧倫傑爾工程師負責整個項目進度,並負責研制火炮身管及炮瞄器材,炮架則由布爾什維克工廠提供,整個計劃應于1927年5月全部完成。項目開始後,彼爾姆兵工廠和布爾什維克工廠拿出了4種火炮方案,最終尼‧伊‧馬格達斯夫和阿‧格‧加夫裏利夫聯合提交的“15172工程”方案獲得批準,該方案採用輕型坦克的行走裝置。

最終,火炮設計圖紙于1928年1月末全部完成,可是後面的制造工作卻進展緩慢,因為布爾什維克工廠在制造過程發現原始方案中有諸多設計缺陷,紙面上的性能根本無法實現,另外相應的生產配套設施也跟不上。炮兵總局局長庫利克也不看好這種火炮,並數次下令停止203毫米口徑火炮的生產,以便集中精力生產

ML- 20型152毫米榴彈炮。
盡管面臨著各種困難,但203毫米大炮仍于1930年11月組裝完畢,並迅速投入試驗中。試驗工作進行了1年時間,期間設計局對火炮進行多達146處修改,但仍存在不少缺陷。在沒有完全消除隱患的情況下,該炮定型為蘇聯B-4型M1931式203毫米榴彈炮,並于 1931年6月開始裝備工農紅軍,並開始在布爾什維克工廠投產。之所以蘇聯紅軍要得這樣急,是因為斯大林非常偏愛大口徑火炮和戰列艦,對其開發和生產進度抓得非常緊。該炮只裝備最高紅軍統帥部控制下的炮兵預備隊和集團軍屬炮兵營,直到1939年前,B-4榴彈炮在各種演習中都沒有上佳的表現,但卻是各種閱兵儀式上的寵兒。在1931~1941年間,蘇聯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和哈爾科夫舉行的每次閱兵活動中,都出現了B-4榴彈炮的身影,它成為了紅軍強大實力的一種標志。實際上,參加閱兵式的B-4榴彈炮並不裝備作戰部隊,而是一些訓練用火炮,其中一些因缺少重要部件而無法發射炮彈。即使是交付作戰部隊的B-4榴彈炮也很少開火,主要是基層部隊得到命令,必須愛惜這些龐然大物!B-4榴彈炮一般編入集團軍直屬預備隊炮兵營,每營12 門,主要任務是實施高射界射擊,毀傷距戰鬥地域前沿較遠的敵目標,也可用來直瞄敵土木工事。







---------------------------------------------------------------------------
當然現在回首B4型榴彈炮已不算什麼  比它大滴傢伙粉多
但在當時可謂巨獸級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