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芥子毒氣

毒劑之王! 芥子毒 傳希特勒也怕
利比亞情勢越來越緊張,而讓美軍擔憂的是,利比亞國內貯存了大量致命的芥子毒氣,格達費一旦被逼急了,有可能會動用,而什麼是芥子毒氣呢,早在1882年就 被發現,是一種液體揮發後,會經由皮膚、人體吸收,造成呼吸阻礙以及致癌,儘管致死率只有1%,不過由於容易大量製造,不管是二次世界大戰、兩伊戰爭,都曾被利用攻擊敵軍。




大家印象中的希特勒,短短的鬍子緊貼著人中,但原本希特勒鬍子可不是這模樣,有一大片,會修短據說是擔心受到芥子毒氣攻擊,為了戴上新型的防毒面具,才將鬍子修短。

芥子毒氣 英軍的芥子毒氣當時差一點讓希特勒的眼睛失明
軍事專家 黃敬平:「這是沒有辦法經過證實,在一次大戰的時候,當時希特勒還沒有掌權之前,他曾經參與德軍去作戰,也曾被芥子毒氣所傷,英軍的芥子毒氣當時差一點讓希特勒的眼睛失明,後來希特勒覺得這個很好用,所以在二次大戰的時候,下令德軍一定要用這個對付盟軍。」

歷史上的傳說無法獲得證實,不過芥子毒氣,可是在戰場中令人膽戰心驚,被稱為是毒氣之王,1882年被發現的化學元素,只要0.2毫克,就會產生毒害,不只皮膚潰爛,還會阻塞呼吸,甚至致癌,儘管致死率只有1%,但是容易製造而且成本低,歷史上不少戰爭都曾被使用過。

芥子毒氣 傳出利比亞境內也存有大量芥子毒氣原料
像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日本為了求勝利在中國埋藏上百萬毒氣炸彈,還有兩伊戰爭,連伊拉克也曾用來對付庫德族,造成五萬人死亡。傳出利比亞境內也存有大量原料,萬一利比亞領袖格達費被逼急了,會不會使用大規模芥子毒氣,可讓盟軍不敢不小心提防。

芥子毒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芥子毒氣(英語:Mustard Gas,亦簡稱為芥子氣,學名二氯二乙硫醚)是一種揮發性液體毒劑,屬化學武器中的糜爛性毒劑,中毒後無特效藥可解其毒。
芥子氣主要通過皮膚或呼吸道侵入肌體,潛伏期2-12小時。它直接損傷組織細胞,對皮膚、粘膜具有糜爛刺激作用:皮膚燒傷,出現紅腫、水皰、潰爛;呼吸道粘膜發炎壞死,出現劇烈咳嗽和濃痰,甚至阻礙呼吸;眼睛出現眼結膜炎,導致紅腫甚至失明;對造血器官也有損傷;多伴有繼發感染。攝入芥子氣會引起嘔吐和腹瀉。有人認為芥子氣還會導致人體發生癌病變。正常氣候條件下,僅0.2毫克每升的濃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大約有1%的死亡率。由於在戰史上使用量、普遍性和殺傷最大,因此被稱作「毒劑之王」。
芥子氣的含氮類似物稱為氮芥,毒性比芥子氣小,其衍生物被作為腫瘤化療藥物使用。



歷史
1822年,德斯普雷茲(Despretz)發現芥子氣。1886年,德國的邁爾(Meyer)首次人工合成純淨的芥子氣;他發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氣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先在比利時的伊普爾地區對英法聯軍使用,並引起交戰各方紛紛效仿。當時身為巴伐利亞步兵班長的希特勒作為參戰士兵曾被英軍的芥子氣炮彈毒傷,眼睛暫時失明。據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共有12000噸芥子氣被消耗於戰爭用途;因毒氣傷亡的人數達到130萬,其中88.9%是因芥子氣中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華日軍曾在中國東北地區秘密駐有負責毒氣研究和試驗的516部隊、731部隊;並在抗戰初期的淞滬戰場、徐州戰場、衡陽保衛戰等大規模戰役中使用過大量芥子氣,造成中國軍民死亡近萬人。兩伊戰爭中,伊拉克也使用過芥子氣對付伊朗軍隊。

物理性狀
芥子氣的凝固點高,作為毒劑,一般不在冬季等氣溫低的情況下使用;比重大、溶解度小,在水中大都沉於水底,少部分呈油狀薄膜漂浮水面,可造成水源長期染毒;容易揮發,毒劑(氣)甚至可以透過棉衣,傷害人體,並且極易擴散。


毒害機理
硫原子的親核性產生鄰基參與作用,使得氯格外容易離去,形成強親電試劑鋶離子。後者攻擊DNA的鳥嘌呤鹼基,形成交聯DNA,干擾基因複製與表達,從而誘發胞溶作用,產生組織壞死、水腫乃至癌變。

急救辦法
在染毒12小時內用30%濃度的硫代硫酸鈉(大蘇打)溶液處理染毒部位皮膚可以有效減輕痛苦。臨床上常用注射谷胱甘肽配合口服維生素E來治理芥子氣中毒。芥子氣可溶於鹼性液,所以殘毒可以用石灰水消毒。




=========================================================
這種被稱為窮人滴原子彈  可不是好惹滴  雖然聯合國明文禁止研發製造
但多數國家都還是在台面下研發製造  必竟它滴威力不容小看
PS:由於感染圖片太過恶爛  偶放2張意思~意思~有興趣滴大大可搜尋芥子毒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