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新一代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又稱pc-12m型導彈,北約稱為ss-27。它是“北楊”(ss-25)的改進型,是21世紀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支柱裝備,將替換俄羅斯陸基戰略核力量現有的6種導彈。1993年4月開始研製,1994年12月首次試射,1998年12月服役。已部署40枚,計劃至2010年前共部署300-350枚。該型導彈為三級固體燃料單彈頭式洲際彈道導彈,採用星光慣性制導。彈長22.7米,彈徑1.95米,起飛重量47.2噸,投擲重量1200公斤,爆炸當量55萬噸tnt,最大射程10500千米,命中精度小於90米。部署方式為地下井或公路機動。俄軍方稱其技術性能和作戰效能要比美國現役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領先5-8年,可穿透現有任何一種反導彈防禦系統。
“白楊”-M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後期,它是“白楊”-M(SS-25)導彈的改進型。1994年12月20日,“白楊”-M導彈進行了首次試射,原計劃進行7次試射,實際上只進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謝茨夫靶場“白楊”-M導彈進行了第4次發射試驗,也是定型前的最後一次發射。
“白楊”-M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後期,它是“白楊”-M(SS-25)導彈的改進型。1994年12月20日,“白楊”-M導彈進行了首次試射,原計劃進行7次試射,實際上只進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謝茨夫靶場“白楊”-M導彈進行了第4次發射試驗,也是定型前的最後一次發射。